水稻耐盐碱种质资源挖掘及分子标记开发

申报人:张妍 申报日期:2024-07-01

基本情况

2024
水稻耐盐碱种质资源挖掘及分子标记开发 盲选
创新训练项目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学生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二年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改良及利用盐碱地资源是必然趋势,大庆地区具有丰富的苏打盐碱地资源可供利用,这对于缓解耕地面积日趋紧张和保证粮食稳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表明,盐碱地种植水稻是利用及改良盐碱土壤的有效措施,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是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前提。近年来,耐盐碱基因发掘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较快,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提供了基础。培

大庆市指导性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成人才引进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支持
省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张妍 农学院 农学 2023 负责人
温迪斐 农学院 农学 2023 成员
于粮泽 农学院 农学 2023 成员
张梓桐 农学院 农学 2023 成员
李重尧 农学院 农学 2022 成员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韩云飞 农学院

立项依据

1 针对黑龙江省耐盐碱种质资源缺乏问题通过水培方法筛选鉴定耐盐碱种质资源;

        2利用筛选种质资源,建立基于全基因组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粳稻抗逆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方法,实现寒地抗逆种质资源的快速精准鉴定。利用传统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创制抗逆种质资源并应用。

1寒地耐盐碱粳稻资源筛选与鉴定

采用控制鉴定(苗期室内和温室鉴定)的方法,对国内外现有耐盐碱种质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和鉴定,建立耐盐碱逆鉴定的表型指标体系,筛选并选育出耐盐品种。

2 耐盐碱分子标记的挖掘

建立基于全基因组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粳稻抗逆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方法,实现寒地抗逆种质资源的快速精准鉴定。

植物的碱胁迫是在碱性盐 Na2CO3 NaHCO3等富集土壤下生长所造成的,CO32- HCO3-离子富集时,会导致土壤 pH 升高,根际土壤的高 pH 会使重要的矿物质元素游离数量降低,大量沉积在土壤中,使植物吸收能力大幅减少,并影响植物根部渗透压[1]。同时,根际土壤的高 pH 值导致根系周围及质外体空间质子缺乏,影响根系细胞膜扩膜电位的建立,抑制了一些离子的吸收与外排严重抑制了某些离子如硝酸根(NO3-)、磷酸盐(PO43-)K+的吸收及 Na+的外排等。因而,植物抗碱需要不同于抗盐的特殊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物质及能量[2]。因此,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植物需要使细胞内的 pH 值保持稳定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离子平衡,也需要通过根部分泌的 H+、有机酸和呼吸作用来释放二氧化碳(CO2)调节根际环境中的 pH [3]。大部分细胞通过在液泡中大量积累有机酸调节胞内 pH 研究表明,碱胁迫下,植物细胞内积累大量的有机酸调节细胞内的 pH 值,还能被转运至根际进行胞外 pH 的调节[4]。总之,毋庸置疑的是,碱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比盐胁迫更为严重和复杂,所以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

 [1] 杨春武,李长有,尹红娟,等。小冰麦(Triticum aestivum-Agropyron intermedium)对盐胁迫和碱胁迫的生理响应[J].作物学报,2007, (08): 1255-1261.

[2] MUNNS RTESTE R M. Mechanisms of salinity tolerance[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200859: 651-681.

[3] Zhu J-K. Regulation of ion homeostasis under salt stress[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3, 6: 441-445.

[4] Laurie S, Feeney K A, Maathuis F J M, et al. A role for HKT1 in sodium uptake by wheat roots[J]. The Plant Journal, 2002, 32: 139-149.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手段,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序列变异筛选,并进一步根据序列差异设计 SNPd-CAPs 标记对抗逆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进行标记分析,实现种质资源抗逆性的快速鉴定,完成优质抗逆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创制,解决抗逆性差这一关键卡脖子问题。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供试材料及耐盐碱处理方法 利用实验室保存的 1000 份种质资源进行耐盐碱初步筛选。采用水培 方法将备选材料种植于 96 孔水培盒中,每份材料 6 份重复,3 份材料在 2 1 心期使用 0.05mol NaHCO3溶液+木村营养液处理,另 3 份材料全程木 村营养液作为对照处理,隔日换液,处理 7 日后观察其表型,作为初步筛选;并将初筛备选耐盐碱材料种植于安达试验基地,进一步观察其耐盐碱表型,筛选出抗碱材料。

全基因组测序及差异位点分析: 将筛选出耐盐碱材料送至生物公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高通量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其开放阅读框(ORF)差异序列,并设计新类型 SSR SNP 引物标记,并对备选耐盐碱材料进行凝胶琼脂糖电泳试验,验证其 实用性,为新型耐盐碱分子标记推广作准备工作。试验材料:

利用实验室保存的 1000 份种质资源进行耐盐碱初步筛选。

试验指标:

芽期幼苗耐盐碱测定指标:发芽率、发芽势、根长、根数、芽长、鲜重、干重(30mM NaHCO3处理)

苗期幼苗耐盐碱测定指标:存活叶片数、根长、苗高(50mM NaHCO3处理)

试验方法:

采用水培 方法将备选材料种植于 96 孔水培盒中,每份材料 6 份重复,3 份材料在 2 1 心期使用 0.05mol NaHCO3溶液+木村营养液处理,另 3 份材料全程木 村营养液作为对照处理,隔日换液,处理 7 日后观察其表型,作为初步筛选;并将初筛备选耐盐碱材料种植于安达试验基地,进一步观察其耐盐碱表型,筛选出抗碱材料。

全基因组测序:委托联川科技公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分子标记开发:利用GWAS技术分析,并结合PCR、凝胶琼脂糖电泳技术进行鉴定。

20245—2024 12月文献查阅,耐盐碱材料收集整理,编写台账,完成耐盐碱种质资源鉴定,耐盐碱活力分析。

20251 —2025 12月根据筛选得到的耐盐碱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创制其耐盐碱SSR标记或SNP标记。

20261—20268SSR标记验证和耐盐碱基因互补验证,选撰写论文及试验研究报告。

20269月提交试验报告,准备课题验收

1.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成员已具备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PCR仪使用,凝胶琼脂糖技术等。

2.掌握分子标记的方法:成员已学会SSRd-CAPS等分子标记的开发技术。

3.具备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项目组成员已形成完备的技术思路。
项目依托于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寒地作物栽培技术实验室,拥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100440244025以及生物技术中心4084个实验室以及温室和大棚,具备本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在人员和设备上是可行的。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13000.00 6500.00 6500.00
1. 业务费 4200.00 2100.00 210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1000.00 500.00 500.00
(2)能源动力费 500.00 250.00 250.00
(3)会议、差旅费 1000.00 500.00 500.00
(4)文献检索费 500.00 250.00 250.00
(5)论文出版费 1200.00 600.00 60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3800.00 1900.00 190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2000.00 1000.00 1000.00
4. 材料费 3000.00 1500.00 1500.00

项目附件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1)(2).doc
    下载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