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非遗剪纸传承策略研究——以方正剪纸为例

申报人:刘畅 申报日期:2024-06-24

基本情况

2024
黑龙江非遗剪纸传承策略研究——以方正剪纸为例 盲选
创新训练项目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学生自主选题
一年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正剪纸是国家非遗项目,是黑龙江最具代表性非遗项目之一,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其传承意义重大。当前非遗剪纸文化传承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支撑。本项目以黑龙江方正县国家级非遗剪纸为个案,探索设计非遗剪纸文化传承的应用性策略,旨在为黑龙江非遗剪纸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学术支持、策略建议和实践指导,为龙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繁荣提供助力。
1.出版著作《守望公共空间:新时代市域社区治理现代化之思》
2.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主持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
3.著作和课题获大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1.帮助评估项目研究方向、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案,提出建设性建议
2.指导研究方法使用
3.定期与学生交流,在项目各阶段重要结点给予指导帮助,督促项目进度,保证项目质量
4.指导学术论文写作及发表
省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刘畅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2022 项目负责人、项目统筹协调、调研、撰写论文、结题等
李艳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2022 调研、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等
李怀梅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2022 调研、数据分析、撰写案例等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孙建华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立项依据

1.通过对方正剪纸传承中存在的技艺传承断层、市场需求减少、文化认同感下降和缺乏创新和现代化等困境的分析,提出建设性应对策略,推动黑龙江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2.方正剪纸作为国家非遗,是黑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非遗剪纸文化,其传承策略的研究,可以为黑龙江省近30类省级非遗剪纸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学术支持、策略借鉴和实践指导,推动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龙江“八个振兴”战略,促进龙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3.本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为支撑,研究产出能够为《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提供案例、实践支持,实现五育并举,助力教学创新和基层治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1.方正剪纸传承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系统分析方正剪纸传承的政策、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形成对方正剪纸传承现状的整体性理解。

2.方正剪纸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传承人减少,技艺失传现象增多: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手艺的传承面临挑战。方正剪纸技艺的传承人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热情和兴趣不如以前,技艺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2)市场需求不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方正剪纸对现代工艺品市场竞争力不足,销售乏力,推广和发展后劲不足。

3)文化认同感下降: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降,导致对方正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关注度降低。

4)创新不足:方正剪纸在创新和现代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是方正剪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改善黑龙江非遗剪纸传承的策略研究

1)政府出台对方正剪纸传承人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扶持优惠政策,同时优化传承机制,认定扶持剪纸传承人并为其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

2)在保留传统剪纸艺术特色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流行元素进行剪纸系列产品创新,同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将其运用到更多领域。

3)进一步挖掘方正剪纸背后的特色故事和传说,通过生动讲述,赋予剪纸作品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托县文化馆等文化服务机构,促进剪纸文化传播教育,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4)跨界合作创作出更具现代感和创新性的作品,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时代主题进行创作,使剪纸作品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非遗剪纸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其传承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和社会支持,方正县非遗剪纸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推动了相关学术讨论和实践探索。

关于非遗剪纸传承问题研究,在传承政策和传承人方面形成了一定学术共识,地方政府在非遗传承中承担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和支持功能,国家文化振兴战略对非遗传承是决定性推动力量,而非遗传承人的代际接续,是实现非遗剪纸传承的核心因素。同时相关研究认为,非遗剪纸传承的社会环境、文化认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方正非遗剪纸作为龙江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研究拓展为几个主要方向:一是讨论教育对传承的支持关系,适度将其融入高等教育过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尝试将方正非遗剪纸文化引入高职艺术教育课堂,尝试通过“互联网+”将非遗文化与高职艺术教育课堂相结合,教师运用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理论知识为方正剪纸的数字化应用给予更多的创新理念,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并转化为数字设计作品,如平面设计展示、动态设计展示、虚拟展示和短视频营销等。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探索新的路径,为推动方正剪纸活态传承与其文化价值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马瑜晨,徐崴娜2020)。二是将方正剪纸融入生产生活之中,在日常生产生活场景中将民间艺术与生活嫁接,利用其共通性,把剪纸艺术从消遣娱乐创新性转化为生产生活实用因素,如利用隔热垫板、集邮、汉字艺术、吉尼斯记录等方式,将方正剪纸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与当地人的精神品质,与生活用品隔热垫板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丰富生活中潜移潜化传承剪纸文化,兼顾实用性、美化生活、以及方正剪纸文化传承与保护(吴彤,严俊杰2020)。三是讨论方正剪纸在传承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首先人才流失日趋明显,许多有才华的剪纸艺术家转行或离开这个行业,导致技艺传承出现断层。其次,市场波动对剪纸产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销售乏力,影响了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此外,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机制,也使得新一代的传承人难以培养。在技艺传承方面,虽然有一些老艺人仍然坚持传统的手工剪纸技艺,但年轻一代对这项技艺的兴趣和投入逐渐减少。缺乏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导致技艺传承面临挑战。在作品创作方面,方正剪纸的题材和风格逐渐多样化,但整体创新力度不足。一些作品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图案和样式上,缺乏现代审美元素和创新思维。在普及推广方面,虽然有一些文化机构和民间组织在推广方正剪纸,但整体上其普及程度仍然有限。很多人对方正剪纸的了解不足,对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缺乏认识。

整体看,关于方正非遗剪纸传承研究,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教育和行业应用,对其传承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研究亟需结合个案进一步具化,策略设计还有必要在多元性方面进一步深入,策略建议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研究致力于以方正非遗剪纸为个案,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推动非遗剪纸传承策略研究的进一步具化,突出策略建议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为黑龙江几十类省级非遗剪纸传承提供学术支持,同时为高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相关支持.

1.创新点

第一,策略创新,多元视角创新传承策略,提升策略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1)从文化传承方面:加强教育推广,将方正剪纸纳入当地学校的特色课程,编写专门教材,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技能。举办剪纸文化节、剪纸大赛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其的认知和参与度。

2)从经济发展方面: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打造方正剪纸的品牌形象,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将方正剪纸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3)从创新发展方面:将现代设计理念、流行文化元素融入方正剪纸创作,使其更符合当代审美。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化产业进行跨界合作。

4)从社会参与方面:组织志愿者参与方正剪纸的传承和推广工作,鼓励社区开展剪纸活动。

第二,项目研究可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和实践体验,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了大创项目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2.项目特色

项目研究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国家级非遗剪纸项目为个案讨论非遗传承策略问题,具有一定独特性;研究通过问题和成因分析,密切结合龙江省情提出策略建议,具有一定合理性;研究成果对黑龙江省其他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保护有借鉴指导意义,同时密切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助力五育并举,有较大应用价值。

一、技术路线


 二、拟解决问题

1.方正剪纸的传承现状

2.方正剪纸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3.方正剪纸传承中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

三、预期成果

1.形成1篇研究报告

2.发表1篇省级期刊论文

3.参加二项竞赛,其中至少一项为省级竞赛

4.课程案例(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

第一阶段(2024年7月):完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分工。

第二阶段(2024年7月至9月):完成调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当前方正剪纸艺术传承中的政策、传承人、主要传承机制等,系统梳理方正剪纸传承整体情况。

第三阶段(2024年10月至12月)基于调研结果,分析方正剪纸传承存在问题及成因,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基本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2025年1月至3月)形成研究报告,撰写发表论文,结题。

1)研究积累:项目组已经利用假期在方正县当地展开初步实地调研,去当地剪纸市场了解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参观了方正剪纸文化馆,了解剪纸历史;与传承人和当地居民进行了初步沟通和交流,参与相关社区开展的剪纸活动,了解方正剪纸特文化传承及社会认同;通过百度和知网等渠道,初步搜集了国家和黑龙江省非遗目录、政策、活动等资料,阅读了一部分参考文献和研究;与专业教师讨论项目选题科学性、研究方法等。通过上述活动,科学界定项目选题,对方正剪纸传承面临问题具备一定程度了解和思考,为后期项目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2)已取得成绩:完成了实地调研前期工作,收集了部分研究资料,熟悉了调研环境,与调研对象建立了良好沟通关系,初步设计了后期调研方案;对方正剪纸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了初步认识,为完善后期调研和研究提供正确方向;进一步熟练了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了一定思考。

1)已具备的条件:完备的团队,相关资料查询的渠道,实验室提供设备支持,专业老师的指导,团队成员家在研究所在地,利于调研收集资料。

2)缺少的条件:一是资金支持;二是方正县文化馆沟通渠道建立。

3)解决办法:完善立项申请书,争取立项成功,解决经费条件。通过指导教师帮助和团队成员社会资源与方正县文化馆建立联系,解决调研条件;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6000.00 3750.00 2250.00
1. 业务费 5000.00 3250.00 175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0.00 0.00 0.00
(2)能源动力费 0.00 0.00 0.00
(3)会议、差旅费 2500.00 1250.00 1250.00
(4)文献检索费 1000.00 500.00 500.00
(5)论文出版费 1500.00 1500.00 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0.00 0.00 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4. 材料费 1000.00 500.00 500.00

项目附件

  • 黑龙江非遗剪纸传承策略研究——以方正剪纸为例+docx-笔杆严格版检测报告单-20240626.pdf
    下载
结束